AI导读:

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在政策支持下迎来新机遇,金融支持成为关键。金融资源加速流向这些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助力其发展壮大。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多项服务举措,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转型和国际化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姚均芳)近年来,我国数量庞大的专精特新企业在政策扶持下迎来了发展新机遇。金融支持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资源正加速流向这些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双管齐下,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安装设备。 新华社发

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精特新企业的代表,专注于低空经济领域,拥有众多研发专利和产能扩张需求,但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中国银行针对该企业特点,量身定制了知识产权质押综合授信方案,成功发放1500万元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小微企业团队负责人王海涛表示,中行始终致力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构建了专属服务体系,根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需求,推出专精特新贷、科创贷、知惠贷、创新积分贷等多款金融产品。同时,中行还提供“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全方位融资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创新转型、补链强链和国际化发展。

截至11月末,中国银行已为超过3.87万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贷款余额超过5738亿元。此外,中行还依托科技金融特色网点,培育了一批科技金融专员队伍,并在惠如愿APP中设立了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专区,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服务渠道。

中国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也通过银团贷款方式,向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中长期制造业贷款,支持其收购云南变压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助力企业延伸产业链、拓展市场,提升产品技术能力。

望变电气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出口银行重庆分行工作人员多次走访企业,会同交通银行重庆市分行组成银团,为其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高效完成授信审批和放款手续。

中国进出口银行还采取“融资+融智”方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并在定价、担保、审批权限等方面给予更优惠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11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显示出政策引导下的贷款快速增长态势。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发展

直接融资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全国股转公司已为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开通绿色通道审核机制,目前已有超过32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北京证券交易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目前上市公司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过一半。北交所与全国股转公司还制定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综合服务行动计划,推出多项服务举措,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更多金融资源。

此外,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也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提升服务精准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是创新的排头兵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表示,未来需要继续合理引导资金流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企业发展各阶段的金融服务需求,探索金融科技的赋能形式和应用场景搭建,提供针对性服务。

中国银行下一步将深化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推广专精特新贷,开展“专精特新普惠行”系列活动,提升营销触达率、开户覆盖率、授信覆盖率。同时,跟进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北交所也表示,将引导私募基金、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等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研究推出北交所上市公司专精特新指数等。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