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扫码检查”改革再升级,涉企检查更规范透明
AI导读:
北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出“扫码检查”改革升级版,执法人员未扫码企业可拒绝检查,检查结束后企业可评价,涉企检查更加规范透明,行政检查质效提升。
为进一步优化首都营商环境,北京市在规范涉企检查方面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硬措施”。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宣布,北京“扫码检查”改革再次升级,明确规定执法人员如未进行扫码,企业有权拒绝其检查。同时,企业在检查结束后可通过“京通”平台对检查行为进行评价。
北京市综合办公平台上的“综合监管e码查”小程序,实现了全市49个部门、950个执法主体以及2.6万余名执法人员的数据信息共享,确保了检查信息的可共享性和可追溯性。这一措施大大提升了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据了解,执法单位的每一次检查结果都会通过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与企业关联,企业可以随时通过“京通”平台查看检查主体、内容、结果以及整改意见。此外,每次检查前,执法部门都需在系统中提交检查计划,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现场检查。
新修订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今年11月29日起实施,其中明确规定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现场检查时,需扫描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二维码以记录检查行为。这一举措标志着北京将各类涉企检查从一开始就置于了有效监督之下,确保了阳光检查、规范执法。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的数据,自今年7月1日北京市全面推行“扫码检查”监管改革以来,截至11月底,全市各部门已开展扫码检查超过21.95万次,涉企检查变得更加规范透明,行政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扫码检查”系统不仅提升了检查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还具备预警机制,有效避免了检查的扎堆和重复。实施“扫码检查”近半年来,北京对全市6200余个检查事项进行了标准化管理,通过系统提示减少了对企业6300余次的现场检查,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图片来源:新华网,文章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