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蓬勃发展,深圳、成都等地加速布局,政策、技术和市场共同推动产业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迈进,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布局。

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政府监管平台近日成功完成招标,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迅猛发展,车路云平台的建设步伐加快。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已达到1613亿元,并预测2024年将增长至2152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正逐步迈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展现出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正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驶入快车道。赛迪顾问指出,中国已建立了包括传感器、智能计算平台、执行系统在内的完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体系,并在智能计算平台、通信设备等环节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多项产品和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14万亿元。

政策层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得到了大力支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满足智能交通需求。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也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并于今年7月公布了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

然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云控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勇波指出,“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在标准理解、基础设施建设和统筹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在地方层面,多地正积极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高地。成都市已汇聚了11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企业,形成了规模较大、种类齐全、生态完善的产业体系。未来,成都市将依托智慧蓉城、智慧交通数字底座,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共同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

深圳则聚集了超过2400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部分区域已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深圳将有序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商业化创新应用示范,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试点,并探索在公共交通领域率先开展自动驾驶示范运营。

北京也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打造世界一流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内容。北京市提出,将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核心芯片、感知系统、智能座舱、动力电池以及路侧感知、智慧控制等领域,强化“车路云网图”软硬件协同发展,完善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快拓展智能货运、场站接驳、道路清扫等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中国联通发布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3.0”,通过路侧感知、边缘计算、云端通信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全方位的协同驾驶。比亚迪则发布了整车智能战略和智电融合的智能化架构——璇玑架构,并推出了璇玑AI大模型以提升整车智能化能力。此外,长安汽车和高新兴等企业也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