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股权变动频繁,外资加大投资力度
AI导读:
今年以来,险企股权变动频繁,多家险企股东拟清仓持股,转让股权。业内人士认为,“退金令”是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险企股权转让成交难度较大,但外资持续加大对我国险企股权的投资力度。
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12月16日披露的信息,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中银三星人寿”)计划转让其24%的股权,这一消息标志着今年险企股权变动的一个新动向。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不包括因增资扩股导致的股权变动,已有28家险企的股权发生了变更,同时,还有15家险企的股权正在积极寻找新的买家,预示着后续股权结构可能进一步调整。
险企股权变动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维持经营的稳定性,坚持长期发展战略,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是核心考量。
险企股东清仓持股现象频现
在中银三星人寿的股权转让案例中,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第三大股东,计划将其持有的股权全部转让,转让底价约为18.15亿元。转让完成后,中国航空集团将不再持有中银三星人寿的任何股权。
类似“清仓式”的股权转让在今年并不少见。例如,北京市东城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供销社投资管理中心等,均计划将其持有的险企股权全部转让。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系列股权转让的背后,“退金令”的影响不容忽视。国资委去年发布的《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国有企业退出低效无效的参股股权,并强调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这一系列规定推动了险企股权结构的调整。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分析认为,“退金令”的出台,使得许多央企开始积极寻求退出与主业关联较弱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这是今年险企股权变动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部分险企因缺乏竞争优势、经营风险较高、长期亏损等原因,导致股东投资回报难以达到预期,进而选择出清股权。
险企股权转让面临挑战
尽管险企股权转让市场活跃,但成交难度较大,周期较长。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副教授郝臣指出,当前险企股权交易整体落地较难,一方面监管部门对险企股东的资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在行业投资回报整体走低的背景下,新股东需要作为有耐心的资本方。
周瑾也认为,当前具有出资能力和投资意愿,且能够满足监管准入要求的新股东仍然比较稀缺,导致险企股权变更落地困难,资本补充面临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外资持续加大了对我国险企股权的投资力度。例如,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首家外资股东安联投资有限公司,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也获得了外资股东的支持。
周瑾认为,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且当前处于转型期,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外资金融机构有意愿在这个窗口期加快进入中国市场。
郝臣建议,险企应利用股权变更的契机,加强股东之间的沟通,优化完善公司治理架构,尤其是董事会,以应对大额股权变更可能带来的挑战。
无论股东结构如何变化,险企都应坚持保险经营的底层逻辑,顺应市场趋势,秉承长期主义,寻求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