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至30只,供需两端仍需破题
AI导读:
中国理财网发布第六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总数达30只。此次扩容有助于扩大受益面,优化产品供给,但仍需破解供需两端问题,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12月16日,中国理财网揭晓了第六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至此,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总数攀升至30只,新增的4只产品为此名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扩容不仅拓宽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惠及范围,还优化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供给结构。然而,面对供需两端存在的挑战,银行理财子公司需持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完善服务,确保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养老理财需求。
具体来看,工银理财新增3只“颐享”系列开放式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设置不同期限最短持有期,匹配投资者不同期限养老规划,风险评级均为PR2,投资于优质资产,业绩比较基准设定在年化2.2%至3.4%之间。中银理财则新增1只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市场选择。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前期试点情况稳健,投资收益率较高,但产品数量仍有待提升。此次扩容有助于增加投资者的选择范围,更好地发挥理财产品在个人养老金投资中的优势。
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诗慧也认为,扩容后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养老需求,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投资组合。
尽管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市场不断壮大,但部分投资者对这类金融产品的认知仍显不足。中信银行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约有六成受访者已开始养老规划,但未开始规划的受访者中,“还年轻,不着急”占比高达66%,“缺乏渠道了解如何做养老财富规划”和“缺乏养老财富规划知识”等也是重要原因。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提供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数量仍较少,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他建议金融机构加强个人养老金的宣传,强化投资者教育,同时做好金融产品创新,提高投资收益。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向全国推广,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金融机构将迎来更多机遇。黄诗慧表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个人养老金规划,投资者认可度将逐渐提升,产品种类也将日益丰富。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杨娟建议,金融机构应坚持生命周期投资理念,为不同年龄参与人提供差异化的投资产品,并加强理财顾问的退休规划能力,做好差异化投资咨询服务。
针对银行理财子公司,黄诗慧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加强投研团队建设;二是结合市场趋势和投资者需求,加强产品创新能力;三是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建设,确保产品稳健运行。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