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A股市场逾千名“关键少数”因违规受到监管处罚,包括信息披露违规、资金占用等。监管层持续释放严监管、零容忍信号,多措并举遏制“关键少数”违规,推动内部治理。

  控股股东、实控人及董监高,作为企业的“关键少数”,在上市公司中扮演着带头人的角色,是重大事项的筹划者、实施者及执行者。然而,这些“关键少数”凭借获取内幕信息的天然便利条件,成为了不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关键人”。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逾千名“关键少数”因违规受到监管处罚。

  A股市场“关键少数”频遭处罚

  年内A股市场监管层对“关键少数”的行政处罚频发。12月13日,祥源文旅因未按规定及时披露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涉嫌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浙江证监局对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俞发祥、时任董事长王衡等7名高管予以警告,并处以合计990万元的罚款。同日,海联讯因部分业务收入、成本确认不符合规定,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及相关负责人亦收到警示函。蒙泰高新则在募集资金管理及使用上存在五大问题,同样收到了广东证监局的警示函。

  此前,回天新材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章锋因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并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亿元,没收违法所得。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逾千名“关键少数”受到证监会及交易所的处罚,罚没金额同比增长约38%,违规原因包括信息披露违规、资金占用、内幕交易等。

  监管层严监管、零容忍信号持续释放

  针对上市公司“关键少数”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层持续释放严监管、零容忍的信号。证监会首席检查官李明表示,将打好“组合拳”,打击惩处违规占用担保等行为。证监会主席吴清也强调,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必须扛起主体责任。证监会还发布了多项意见,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健全立体化追责体系。

  多措并举遏制“关键少数”违规

  业内专家认为,“关键少数”在公司治理、决策、运营中起到核心作用,应担负起专门义务和特殊责任,维护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尽管近年来监管成效显著,但仍有提升空间,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内部制衡机制。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由于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且经营情况各异,监管部门难以全面有效监管,部分违法违规行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指出,“关键少数”违规的核心原因在于个人利益与上市公司长远利益不一致,监管部门受到技术手段限制,难以即时发现所有违规行为。

  田利辉认为,“关键少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公平性和透明度,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他建议,监管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强化信息披露,推动媒体和公众监管,加强多部门信息共享。同时,我国市场的发展需要从外部监管走向内部治理,形成内部制衡机制,提升“关键少数”合规意识。

  上市公司层面,王智斌建议加强培训和教育、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及提高透明度,确保“关键少数”行为符合公司和股东长期利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