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市券商三季报显示经营业绩普遍回暖,受增量政策影响投资者信心恢复,股票市场活跃。中长期来看,券商经营业绩继续回暖具备坚实基础,政策陆续实施并逐渐显效,券商需抓住发展机遇,提升经营发展质效。

近期,上市券商的三季报披露揭示了其经营业绩的普遍回暖态势。数据显示,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降幅显著收窄,特别是在第三季度,改善尤为明显。据统计,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的机构数量已增至28家。大型头部券商的经营业绩总体改善显著,而中小券商虽然经营分化,但部分机构利润也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一回暖趋势,虽有近年来经营业绩不佳导致的低基数效应,但更多得益于增量政策的推动。投资者信心恢复,投资风险偏好提升,股票市场活跃度增加,估值逐步恢复,均对券商经营业绩回暖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9月下旬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金融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部分政策甚至超出了市场预期。这些政策旨在稳增长、稳预期、扩内需、惠民生、防风险,有效推动了A股、H股指数的回升,股票交易的回暖也支撑了券商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的收入增长。

从中长期来看,券商经营业绩继续回暖同样具备坚实基础。金融、发改、财政、住建、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政策力度大,落地速度快,不仅有助于短期逆周期调控,更着眼于中长期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高质量发展。随着政策的陆续实施和显效,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向好趋势将更加显著,为股票市场整体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中长期券商经营业绩回暖提供了有效保障。

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向好趋势预示着券商经营业绩的回暖是一个好的开始,且后续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历史上,每当我国经济恢复向好,股票市场向好或交易活跃时,券商经营业绩都会有更好的表现。当前,券商经营业绩的回暖符合这一历史规律。此外,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发力和经济更好恢复增长,我国股市整体估值仍然较低,后续恢复上涨空间对投资者具有较大吸引力,这也为券商经营业绩向好提供了更加稳固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我国正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在这一过程中,券商需要发挥积极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这为券商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和支持,有助于券商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在经营业绩回暖的背景下,券商更应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抓住发展机遇,强化经营管理,完善产品体系,提升投研能力,增加科技应用等,不断提升经营发展质效,为经济社会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