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加速,Robo+成为汽车产业链最强产业趋势。国内主机厂及其供应链与特斯拉等国际巨头形成共振,国产供应链前景可期。龙头企业加速入局,建议关注各产业链龙头,迎接人形机器人大批量放量时间节点。

每经AI快讯,国金证券最新研报深度剖析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趋势。首先,Robo+被认定为汽车赛道中的最强产业趋势,比亚迪、华为等巨头纷纷宣布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据观察,自11月至12月期间,比亚迪、华为、小鹏、特斯拉等车企均开始积极布局或更新其人形机器人战略。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汽车供应链与机器人供应链在软件到硬件、研发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高度重叠。随着行业头部公司的不断加入,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将显著加速,Robo+无疑将成为汽车产业链中最引人注目的产业趋势。

其次,国内主机厂及其供应链与特斯拉等国际巨头形成了良好的共振效应,国产供应链的前景值得期待。国内主机厂及其供应链凭借高效的迭代能力,与海外特斯拉、Figure、Digit等人形机器人主机厂共同推动市场放量。这种国内外主机厂的协同作用,将助力中国打造出全球领先的供应链体系。

再者,随着龙头公司的加速入局,产业Robo+趋势进一步加速。近年来,市场关注度主要集中在特斯拉链的不同供应链板块之间的轮动上,如2023年6月兴起的减速器板块,以及2023年10月至11月的丝杠和传感器板块。而今年,随着入局者的不断增加,市场呈现出分地区、分主机厂的催化趋势,如川渝、安徽等地产业链的发展尤为突出。因此,建议投资者持续跟踪各产业链龙头,关注其技术、成本、客户优势等方面,以迎接人形机器人大批量放量的时间节点。量,作为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核心矛盾,将决定行业的未来发展。中国供应链与海外发达国家的高人力成本替代需求,以及国内的特种需求,将是人形机器人市场兑现最快的方向。

展望未来,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元年,而到了2027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在一般场景中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