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实施,不少居民反映被莫名其妙开了个人养老金账户。银行回应称多为前期预约或单位集体开户,但也有网友表示对此毫不知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随着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正式实施,不少居民在享受各大银行抛出的诱人红包的同时,也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吐槽”被莫名其妙开了个人养老金账户。据第一财经了解,自15日以来,全国各地居民陆续收到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通成功的银行短信,但许多网友表示对此毫不知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部分网友反映,在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被开户”,收到短信时感到十分意外。甚至有网友表示,自己连开户行的银行卡都没有,也没有办理过相关业务,为什么会突然“被开户”?对此,第一财经以客户身份致电多家银行进行了解。

综合多家银行相关工作人员的说法,个人养老金“被开户”主要有两种可能情况:一是前期预约过,二是单位集体开户。也有工作人员表示,若排除上述两种情况或无法明确具体原因,可联系银行登记反馈以进一步核实。但部分网友对银行的解释并不买账,表示对个人信息安全性的担忧。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关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未经同意被“擅自”开通的投诉近日明显增加。除了被开户,还有投诉人提到了账户内资金被自动缴存的情况。例如,有用户投诉兴业银行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并转入1元钱激活账户。

根据《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参照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项下Ⅱ类户管理。银行在办理预约开户过程中,需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校验,以防客户在不知情情况下办理业务或被他人代办。但部分网友表示,自己并未预约或开卡,却“被开户”,对此感到十分不满。

对于上述情况,银行方面表示正在对前期预约客户进行“转正”,一般接到开户成功短信通知的都是前期申请过的客户。但也有网友表示,自己并未下载过开户行的手机APP,却在手机端查到了预约开户记录,时间、参保地等信息与记忆不符。

除了银行渠道,部分网友还表示在京东、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上也遇到了未经授权开户、诱导开户、诱导缴存资金等问题。这些平台与银行机构展开了较长时间的对接准备,推出了相应的奖励活动,但部分用户对此表示不满。

此外,让“被开户人”感到不满的还有销户难的问题。多数银行表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销户需要开户人到相应网点柜台办理,只有个别银行支持线上销户。对此,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表示开通都没经过同意,注销却得自己拿着身份证去网点销户。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类“被开户”情况在前期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过程中也曾出现,具体原因各异。一方面与机构展业过度追求KPI、重“红包”、轻“宣教”、忽略业务实质意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大部分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认知不够、动力不足有关。因此,在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过程中,除了加强客户信息保护外,还需要加强客户宣教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