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链博会:以链为媒,共谋发展
AI导读: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举办,涉及69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62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共签署合作协议210多项,涉及金额1520多亿元。链博会展示了众多创新技术和产品,为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发布多项重要成果,推动全球供应链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郑雪侯隽|北京链博会现场报道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现场,小朋友们对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化)展示的民用航空轮胎产生了浓厚兴趣。中国中化旗下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桂林蓝宇)副总经理张运相解释,国内企业在关键骨架材料上的突破使得研发的民航子午线轮胎单胎能承重三四十吨。桂林蓝宇已为中国商飞C919飞机专门研制的轮胎正在申请“适航证”,而中国首条民航子午线轮胎装配空客A320飞机试飞已成功。
链博会不仅为桂林蓝宇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展示科技实力的舞台,还助力其找到了许多合作伙伴。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第二届链博会于11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吸引了69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62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10多项,涉及金额1520多亿元人民币,比首届链博会增加1.3%。

第二届链博会现场展示了众多创新技术和产品,例如大连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大连科天)的金属改性材料二硼化钛陶瓷铝晶种(陶瓷铝晶种)。这种材料在超高强度、高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功能上实现了突破,已成为新一代铝合金的关键材料,并在汽车行业得到应用。
大连科天销售经理王奇伟表示,链博会为公司提供了推介机会,新品发布后,获得了许多整车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在今年的链博会上,大连科天和长春麦迪克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展示了合作新品,一辆可以横向挪动并原地掉头的汽车,预计明年将在多家车企投入应用。
此外,麦当劳中国也首次亮相链博会,展示了其通过RFID(射频识别)及其他物联网技术在包装上“赋码”的“一箱一码”技术,使货品有了自己的“数字身份证”。这一技术提升了餐厅收货盘点效率30%以上,解决了食品原材料的追溯问题,有助于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信心。
除了国内企业,苹果公司也携4家“果链”中国供应商亮相链博会,展示了苹果的中国供应链实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供应链逐渐形成,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配置。许多国外企业选择中国市场和中国供应链,如柒柒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柒柒医疗)和日本AGC集团(AGC),都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基地,并将技术引进到中国,适应本土化需求。
本届链博会还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参展,如中国能建国际集团(中国能建),展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并寻求与海外企业的合作。据中国能建市场融资部副总经理袁振邦介绍,不少海外客户对中国能建的业务非常感兴趣。
链博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实力和交流合作的平台,还发布了多项重要成果,如《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北京倡议》《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2024》,以及全球首创发布的全球供应链连接指数和促进指数。这些成果将为中国与世界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

参展观众体验自动驾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马铭悦摄

制氢产业园沙盘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马铭悦摄

农业无人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马铭悦摄

参展商在现场直播带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