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州经开区今年前10月贡献全市约七成规上工业总产值,综合实力全国第二,成为广州开放型经济的“压舱石”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信息时报讯 (记者黄骆通讯员穗宣)昨日,广州市隆重举办“拼经济稳增长·经开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伟华透露,今年前10个月,广州9家经开区共创造了约12958.9亿元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七成,其中增城、花都、番禺等区域的工业投资增速更是达到了两位数以上。

广州经开区在全国的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二,彰显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自1984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以来,广州已经累计设立了9个经开区,包括4个国家级经开区(广州、南沙、增城、花都)和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白云工业园区、云埔工业园区、从化经济开发区、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琶洲经济开发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花都经开区在今年10月成功升级,成为广州第四个、全省第八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商务部对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广州经开区表现优异,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二,南沙经开区跃升至全国第七,增城经开区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排名全国第七十九,累计前进了一百一十位。广州经开区在多个关键指标上更是位列全国第一,包括实际外资、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园区地区生产总值以及上市企业数。南沙经开区在实际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指标上也分别排名全国第二和第五。

四十年来,广州经开区始终坚守“投资项目就是生命线,招商引资就是牛鼻子”的发展理念,成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投资。经开区通过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海丝城和广州国际生物岛“三城一岛”的重大战略平台,成功引入了粤芯、华星光电、百济神州、康方、小鹏汽车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同时,经开区还注重引进高端人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未来产业的培育,目前工业总产值规模已超过8600亿元。

在对外开放方面,经开区成为了广州开放型经济的“压舱石”。通过持续的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经开区成功实现了实际外资和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今年1至10月,经开区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981.9亿元、实际外资24.3亿美元,占全市比重分别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的回升向好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经开区在科技创新方面也表现突出,成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目前,广州市的4个国家级经开区拥有超过80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经开区则拥有超过1400家研发机构和超过7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