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经年会2025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经济保持正常增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需通过改革举措挖掘经济增长潜力。蔡昉和刘尚希等专家就如何释放发展潜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近日,备受瞩目的“《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在北京盛大召开。与会专家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增速潜力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们普遍认为,保持经济正常增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前提,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巨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在会上指出,从人均收入水平、资源满足程度及可开发的人口红利等多个维度来看,我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赶超型”的增长速度,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他强调,尽管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客观事实,但这并不会自然转化为经济增长速度,需要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

蔡昉进一步阐述,改革红利主要体现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增加劳动力供给上。他建议,应从提高收入、社会保障水平等角度出发,提升民众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并通过扩大基本公共保障,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保持经济增速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他建议,应充分发挥政策和改革的双重功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其中,政策的作用在于迅速恢复经济增长至正常状态,而改革则旨在提高潜在增长率,拓展发展空间。

刘尚希还强调,为确保经济增速在更长时间内保持正常水平,未来需在四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推动宏观政策与全面深化改革有机结合,形成合力;二是优化央地财政结构,核心在于提高中央支出比例的财税体制改革;三是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体化操作;四是构建中期宏观政策框架,确保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速的正常增长。

此次论坛不仅汇聚了众多业内精英,也为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关欣)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