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聚焦补短板增后劲。安徽合肥、辽宁大连等地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涵盖航空、新能源等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跃升。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并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中央财办相关负责人指出,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投资空间依然巨大,且应聚焦于“补短板、增后劲”的目标。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会议强调需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即重大战略实施项目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的推进

  总台央视记者平凡:我现在身处安徽合肥的未来大科学城,身后的国家级飞机防雷电重大试验设施总投资高达40亿元,预计将于明年年中投入运行。这一设施将显著提升我国在航空工业领域的防雷电能力,为飞行安全保驾护航。

  航空工业合肥航太总经理段泽民:得益于国家的支持,我们将实现地球上最高的模拟大气雷电能力。如果飞机能承受住这种雷电,就相当于建筑扛住了8级地震,从而确保飞机在飞行中的安全。

  该项目应用的极高冲击雷电压试验系统,可针对大型客机及低空无人机等开展雷电试验研究,为国家重大装备的综合雷电防护设计优化和试验验证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航空工业合肥航太总经理段泽民:通过该项目的工作,我们致力于避免飞机因雷击而遭受灾难性后果。飞机上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满足雷击后的安全性要求,不满足的我们将持续改进,直至满足实验条件。

  在辽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近期取得了耐热型电池隔膜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已建设了一条新型隔膜中试生产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忠伟:传统隔膜材料耐热温度仅为150摄氏度,而我们的新材料可耐热至300摄氏度以上,且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我们第一期的投资预期达到10亿元。

  在电池材料的研发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已开始应用,使得测试时间从以往的几个月大幅缩短至几天。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忠伟:该系统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从而建立大量实验数据。我们将利用这些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指导后续实验,为不同电池设计出最适合的电解液配方。

  记者了解到,隔膜材料和电解液的优化将直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低温适应能力,从而推动相关市场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动力电池研究部总工程师张益宁:优化后的电池将具备更短的充电时间、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电解液的用量也可减少。这将直接带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大应用场景的千亿级市场。

  进入12月,总投资约57亿元的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建设如火如荼,128基铁塔同时组塔架线,近2000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该工程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产。

  南方电网公司战略总监战略规划部总经理郑外生:海南500千伏电网建成后,将极大推动海上风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保障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用电需求。

  作为“两重”项目之一,该工程还将建设全国首个省域数字电网,这一电力系统运行的“超强三维大脑”将使人工运维工作量减少80%,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和海南充换电“一张网”的智能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副所长盛磊:我国正处于抢抓科技革命机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投资动力强劲。同时,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挑战,我国产业升级投资的后劲也十分充足。

  专家指出,未来在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以及大规模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投资将更加活跃。例如,“人工智能+”行动将带动未来产业投资,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再次跃升的引擎。同时,绿色转型领域的潜在投资需求预计每年将超过10万亿元。此外,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和体系完善相关投资规模每年也将分别保持在3万亿元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吴萨: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方面,要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着力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形成政府与市场合力,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