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地中小银行宣布对自助设备的无卡存取款业务进行调整,取消或计划取消相关功能。此举旨在降低运营风险和成本,但引发对身份识别和确认方面安全隐患的关注。数字化转型下,银行需积极优化服务,确保用户权益和安全。

无卡存取款业务,以其独有的便捷性,在用户忘带卡或银行卡损坏等特殊情况下,成为了满足紧急取款需求的得力助手。然而,这一业务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身份识别和确认方面的安全隐患。

近日,多地中小银行对自助设备的无卡存取款业务进行了调整,多家银行已取消或计划取消自助设备上的预约取款和无卡存款功能,转而引导用户前往营业网点或使用有卡取款方式。这一举措背后,是中小银行为降低运营风险和成本,将资源集中于主流业务的考虑。

无卡存取款业务,以其操作门槛低、简便快捷的特点,深受用户喜爱。用户仅凭账户信息即可完成操作,无需携带实体银行卡。然而,这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当前电信与网络诈骗频发的背景下,无卡取款业务可能成为犯罪活动的工具,导致资金被盗或用于洗钱等非法活动。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指出,无卡取款依赖的动态密码、短信验证码等身份验证手段,容易被钓鱼网站、木马程序等窃取。此外,无卡取款功能还可能被用于转移非法资金,且银行难以追踪真实交易者身份。这些问题,使得部分银行不得不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以降低风险。

除了中小银行,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也对此项业务进行了调整。部分股份制银行已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或停止手机银行中的ATM扫码取款服务。这一趋势,反映了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审慎态度。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银行为持卡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取款方式。然而,消费者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性等问题。银行取消无卡取款业务,旨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运营风险。对于中小银行而言,这一举措有助于将资源集中于主流业务,提升竞争力。

尽管无卡取款业务面临诸多挑战,但杜阳表示,中小银行停办或收紧该业务对用户的影响总体可控。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用户将逐渐适应新的服务方式。未来,随着用户身份识别技术的进步,实体卡的不可替代性会越来越小,无卡操作将逐渐成为主流。但前提是,银行必须在业务办理环节做好用户身份识别工作,确保无卡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存取款作为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银行需积极优化相关服务。在保障用户权益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要做好反电信网络诈骗和反洗钱工作。这是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