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AI导读:
我国将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构建适应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市场机制,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风电光伏发展迅猛,电力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为加速构建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机制框架,我国将出台一系列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稳步推动新能源融入电力市场,并合理保障新能源企业的经济收益。同时,将构建适应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和智能微电网广泛参与的市场运作机制,以提升配电网对新能源的承载能力。
此外,我国正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全面转型,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制度,旨在促进绿色证书市场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国能源自给率稳定在80%以上,发电总装机达到约33.2亿千瓦,发电量同比增长5.7%,达到10万亿千瓦时。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超过3亿千瓦,占比超过85%,风电光伏总装机达到13.5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国际承诺。
在能源供应方面,煤炭煤电继续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油气增储上产持续推进,确保了能源供应的稳定。全年煤炭产量约47.6亿吨,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超过2亿吨,可用天数超过30天,为迎峰度冬提供了充足的电煤供应。同时,全国原油产量连续6年回升,天然气产量连续8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风电光伏发展迅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第一批项目已基本建成投产。全国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显著进展,累计建成超过1200万台,95%以上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具备充电能力。
核电方面,我国在运在建规模跃升至世界第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核电安全运行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达到102台,装机1.13亿千瓦,我国已成为全球核电第一大国。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也在加速推进。我国已出台行动方案,实施包括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等在内的九大专项行动,以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目前,新型储能累计建成超过6000万千瓦,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调度运用能力持续增强。
展望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能源工作意义重大。电力体制改革方面,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将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完善“1+N”基础规则体系,推动电力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并力争实现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同时,将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推动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并推进省级电力市场标准化建设。
在风电光伏开发利用方面,我国将出台指导意见,促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海上风电,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预计全年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将达到2亿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超过11亿吨标煤。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我国将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包括蒙西至京津冀、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等输电通道。同时,将实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行动,推进新技术新模式试点,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和调度运用,并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经授权发布)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