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作用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态势。10月和11月市场交易回升,房价回稳迹象增多。多项增量政策措施有效释放购房需求,降低购房成本。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协调发展、安全发展。

在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综合作用下,今年四季度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显著的止跌回稳态势。10月份市场已初现积极变化,而11月份楼市交易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市场预期显著改善,继续朝着稳定方向迈进。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多重因素交织下进入调整阶段,当前所展现的积极变化尤为难能可贵。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导,应进一步巩固这一良好势头,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自10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交易总体呈现回升趋势,11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情况进一步好转,房价回稳迹象增多。据数据显示,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较上月增加10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也较上月增加2个。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在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其中一线城市带动了二线、三线城市的商品房成交增长。截至目前,今年全国二手房交易网签面积同比已实现正增长,房地产业市场预期指数也呈现回升态势,市场信心得到明显提振。

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变化充分证明了增量政策措施的有效性。政府推出的“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组合拳,包括取消或调减限购、限售、限价等措施,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等费用,以及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并将“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这些举措有效释放了潜在购房需求,降低了购房成本,让购房群众切实受益。截至11月底,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已达到3.6万亿元,全国保交房攻坚战已交付住房324万套。

为了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应着力释放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应加大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力度,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让相关居民到市场上购买合适住房,这在当前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目前计划新增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同时,改善供给也是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关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应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对于去化周期过长的城市,已暂停供应商品住宅用地;对于去化周期较长的城市,则实行“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原则。很多城市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既推进了商品房去库存,又筹集了更多保障性住房,满足了住房困难和工薪阶层群众的住房需求。

从长远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要实现平稳健康发展,还需依靠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建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意味着从关注“有没有”转向关注“好不好”,房地产企业需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变为专注项目品质,有序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开发经营模式。应下大力气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居住需求。

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过程中,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房地产规划应与城市发展实际相协调,与当地人口、产业发展情况紧密相关。应科学精准制定好未来发展规划,既要让城市居住生活更美好,也要避免供给过剩。同时,市场与保障、租和购之间也需协调平衡,发展好住房租赁市场,推进租购并举。

此外,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还需推动安全发展。不仅要改革完善商品住房销售制度,防范出现新的交付风险,还要促进房地产企业规范经营、稳健发展。同时,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发现并解决存量房屋的安全隐患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