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了政府与市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关系,强调了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重要性,提出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在探讨市场与政府的作用时,需秉持辩证法与两点论,既要善用“看不见的手”,也要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旨在构建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受控有序的经济秩序。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市场与政府之间辩证统一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的认识。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其本质特征在于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的协同作用。为追求利润,生产者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创新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价格作为市场信号,准确反映资源稀缺性,引导资源流向更高效益的经营主体。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协调各经营主体关系的同时,也激励着他们通过自身利益追求推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然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并非自然而然,而是建立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之上。在利益驱动下,部分经营主体可能忽视或破坏市场规则,导致市场秩序受到挑战。此外,市场决策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也常使市场面临失灵的风险。

作为治理主体,政府政策及其行为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这意味着政府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政府应不断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完善市场规则并带头遵守,通过惩治腐败、保障公共安全等措施优化市场环境,矫正市场失灵,规范竞争秩序,使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平台。具体而言,政府应强化市场监管,推进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透明度,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破除市场垄断,加快健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审查等机制,统筹活力与秩序、效率与公平;弥补市场失灵,加强对逆周期调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干预。

另一方面,政府应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防止对微观主体活动的不当干预,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和自我小循环。政府应明晰定位,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减少直接配置资源,制定“权力清单”,取消非必要审批,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市场配置资源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政府应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保障经营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消除市场配置资源的制度性阻碍。此外,政府还应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和监管公平统一,为市场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在要素市场化方面,政府应探索完善各类要素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利,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促进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以及技术和数据市场的发展。

只有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有机结合,政府不缺位、不越位、及时补位,才能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样的结合将激发各类要素的活力,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经济与政策关系图示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