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水利科技工作会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科技攻关取得显著成效,发布了1400余项相关成果与技术,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同时水利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项目投入渠道也得到不断拓宽。

  12月16日,据记者报道,日前召开的水利科技工作会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科技攻关取得显著成效,共发布了超过1400项水利科技相关成果与技术,这些成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水利科技工作在重大问题研究、水利标准化建设以及水利科创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在重大问题研究上,水利部不仅加强了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还在水循环模拟、水旱灾害风险分析、智能化节水灌溉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北斗定位系统、卫星遥感、测雨雷达等也在水利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孪生水利建设。

  此外,重大科技项目的投入渠道也得到了不断拓宽。水利部已立项实施了105个重点专项,包括“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并会同多方设立了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和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资助了158个项目。同时,新设立的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计划也立项支持了243项重大科技项目,有效带动了17亿元的社会投入。

  在水利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水利部聚焦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领域,已布局筹建了30家部级重点实验室和26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其中包括“十四五”以来新建的20家实验室。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三峡集团在水利科技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三峡集团开发建设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世界级水利水电工程,组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总库容达919亿立方米,年发电量达3000亿千瓦时。此外,三峡集团还创新了“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攻克了污泥资源化处置等技术难题,已建设和投运的管网长度累计超过2.3万公里,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42.3万吨。

  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本次水利科技工作会议的部署,水利部将继续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构建先进、实用的水利科技支撑体系,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并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水安全保障能力。

(图片来源:会议现场;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