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五年发展回顾:市场增速趋稳,停售与迭代并行
AI导读:
惠民保自2019年推广以来,历经五年发展,市场增速趋稳。今年前十个月推出12款新产品,全国共有298款地方性惠民保产品。然而,市场也面临着停售与迭代并行的挑战,停售产品数量增加。惠民保在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时,也促进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自2019年推广以来,迅速席卷全国,历经五年发展,已成为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重要一环。12月16日,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团队发布的《2024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知识图谱》报告显示,惠民保市场增速趋稳,新增产品数量在2020年达到高峰后逐渐回落。今年前十个月,市场共推出12款新产品,增速为4.2%,全国范围内共有298款地方性惠民保产品,涵盖超千种药品,广泛覆盖肿瘤和罕见病。
今年正值惠民保五周年,其产品迭代聚焦费率、版本、参保人群、保额等十大方向。惠民保不仅以低价为民众提供健康保障,还通过教育和筛选作用,引导投保人选择更高层次的商业健康保险,促进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许闲在解读报告时指出,惠民保在保障民众健康的同时,也推动了商业健康保险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同时显示,经过五年的运营,惠民保市场依旧充满潜力。目前,134个地市的惠民保项目正常运营,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省级统筹或城市定制产品。然而,惠民保市场也面临着停售与迭代并行的挑战。今年停售产品数量由73款增加至99款,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停售原因包括产品合并运营、新产品承接等。尽管如此,正常运营的产品数量仍保持在199款,其中传统类惠民保产品为174款。
许闲分析指出,惠民保产品的迭代呈现出十大变化,其中免赔额调整、特药目录和适应症变化以及续保优惠备受关注。这些变化旨在吸引更多参保人,提高产品可持续性。同时,医保外住院责任的覆盖面显著提高,从2021年的27.14%增长至2024年的83.43%。此外,惠民保项目的参保人群也逐步扩大,涵盖了退役军人、新生儿等更多群体。
尽管惠民保在持续迭代,但其真正使命尚未完全显现。许闲认为,我国直接医疗费用逐年攀升,至2023年已超5.6万亿元,个人自付支出占比仍偏高,商业健康保险亟需发挥更大作用。惠民保的推出对当地承保险企的商业健康保险年保费收入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特药责任对当地新投保重疾险的投保人选取的保险保额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这些结果均表明,惠民保在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对于业内普遍关注的“惠民保特药目录”建立问题,报告认为需要兼顾一致性和差异性。建立“基础惠民保特药目录”有助于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发挥商保支付作用,但也需要给当地惠民保创新发展的空间。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