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加速推进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
AI导读:
自5月17日全国保交房工作会议以来,相关部门和地方密切合作,加快推动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取得阶段性成效。10余个城市已落地收购项目,筹集上万套保障性住房,央行设立3000亿元再贷款支持。
自5月17日全国保交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政府与地方携手并进,加速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的进程,并已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据记者深入探访,近期已有超过10个城市成功落地存量房收购项目,共计筹集保障性住房上万套。
依据全国保交房工作会议的指导方针,库存商品房较多的城市,政府可根据实际需求,以合理价格择机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在相关部门与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共同推动下,收购工作专班应运而生,助力地方政府加大实施力度。截至目前,全国上百个城市已选定收购主体,70余个城市公开发布了房源征集公告。
收购存量房涉及需求摸排、房源征集、收购办法明确、收购主体选定、房企协商等多个环节,其实际落地需经历一定时间。近期,重庆、江苏苏州、湖北武汉、河南郑州、吉林长春、浙江金华、河北保定、四川乐山、安徽合肥以及舒城、蒙城等地成功落地存量房收购项目,共筹集上万套保障性住房。
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央行特别设立了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全力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的未出售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从而有效促进商品房库存的消化。9月29日,央行再次发布通知,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央行资金支持比例由60%大幅上调至100%,以此加大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力度。再贷款将按季度进行申请和发放,与银行贷款的实际投放进度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目前,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已在多地落地生根,成效显著。在江苏,国开行携手多家银行发放银团贷款11亿元,助力地方国有企业收购未出售房源,并改造为保障性住房,遵循保本微利原则进行配售;在重庆,工行向嘉寓公司提供贷款支持,成功收购1000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精心设计的“较低租金+灵活期限”模式,实现开业项目满租;在安徽,农行、中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收购舒城县685套公寓和蒙城县865套住宅,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成功实现收购存量房在人口密集县域的落地。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商品房建设实施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策略,并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9月下旬以来,央行推出了一系列房地产金融增量政策,其中包括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激励政策。同时,相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研究出台专项债券政策,用于收储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全力支持地方政府因城施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