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市加速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
AI导读:
自全国保交房工作会议后,多部门与地方紧密协作,加快推动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涉及3000亿元再贷款支持,多城市已成功落地收购项目,筹集上万套保障性住房。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12月18日报道,自5月17日全国保交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相关部门与地方紧密协作,加速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的工作,并已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
此前,金融监管部门已向全国21家主要银行发出通知,设立总额高达3000亿元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专项,并配套出台实施细则,明确了监管政策与实施流程,旨在引导银行向地方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用于收购已建成但未出售的商品房,转化为配售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为强化工作推进,相关部门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框架下,专门成立了收购工作专班,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工作力度。目前,全国上百个城市已选定收购主体,70多个城市公开发布了房源征集公告,标志着相关工作正稳步向前推进。
在优化再贷款激励政策方面,人民银行于9月29日印发通知,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央行资金支持比例由60%大幅提升至100%,此举进一步增强了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值得注意的是,再贷款的申请与发放按季度进行,与银行贷款的实际投放进度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摸排需求、征集房源、明确收购办法、选定收购主体以及与房企协商等,因此实际落地需要一定时间。近期,重庆、江苏苏州、湖北武汉、河南郑州、吉林长春、浙江金华、河北保定、四川乐山、安徽合肥、舒城、蒙城等10多个城市已成功落地收购存量房项目,共筹集保障性住房上万套。
以江苏苏州为例,国开行牵头向地方国有企业发放了11亿元的银团贷款,用于收购房企未出售的房源,并改造成保障性住房,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进行配售。在重庆,工行向嘉寓公司发放了贷款,支持其收购1000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精心设计“较低租金+灵活期限”等方案,已开业的项目实现了满租。此外,安徽农行、中行等金融机构也积极支持舒城县和蒙城县分别收购685套公寓和865套住宅,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实现了收购存量房在人口集中县域的成功落地。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