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理财机构与信托公司的委外合作今年呈现新动向,合作增多但监管趋严,不合规业务被压缩。同时,主动委外管理业务增加,未来合作空间有望拓展,但需规范合作,加强产品设计、资产配置和风险防控能力。

一面是理财机构增配信托,一面是部分委外合作被严管。今年以来,理财机构与信托公司的委外合作呈现出诸多新动向。

多位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以来,理财机构与他们的合作明显增多。在合规框架下的委外服务和主动的委外管理日益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理财产品增配信托资管计划的势头。信托资管计划凭借在债券估值方面的灵活性,成为了现阶段理财机构偏爱的委外工具。

然而,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不合规的委外业务正逐渐被压缩。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理财业务的监管,包括严禁使用信托平滑机制、收盘价估值,并要求非持牌银行压降自营理财规模等。

合作紧密

中金公司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信托资管机构在理财产品委外市场份额中占比高达60.6%,近年来实现大幅提升,对应规模约6.6万亿元。这一数据凸显了信托公司与理财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

信托公司一直以来都是理财机构最为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他们可以在债券估值方面为理财机构提供便利,熨平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今年以来,不少银行或理财公司加大了与信托公司的合作力度,委外规模有所上升。

同时,一些未设立理财公司的银行也会视情况与信托公司展开合作。然而,部分农商银行由于自营理财规模较小或监管部门要求压降规模等原因,缺乏与信托公司合作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一些理财公司尝试自建估值模型来平滑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但已遭到监管部门的干预。部分理财公司收到监管部门通知,要求不得通过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来平滑理财产品净值波动。

主动委外管理业务增加

今年以来,债牛行情延续,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在此背景下,银行或理财公司可能会将一部分收益“藏”起来,而信托公司则可以将这些收益在不同时段腾挪,实现理财产品本身甚至跨产品收益平滑的效果。

此外,信托公司还可以帮助理财机构解决部分事务性工作,如精细化的头寸管理、高效的交易询价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理财公司人手不足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主动委外管理的合作业务正在逐渐增加。理财公司凭借现有资源,不见得能覆盖足够多的资产,于是选择与信托公司合作,投资信托产品。产品由信托公司主动管理。

规范合作 拓展空间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理财产品通过信托资管计划平滑净值的做法有悖于资管新规和相关监管规定中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核心思想。因此,理财机构应从产品本身出发,加强产品设计、资产配置、风险防控能力,丰富净值型理财产品种类,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在规范合作的前提下,未来理财机构与信托公司的合作空间有望拓展。尽管其中净值平滑的合作模式违背了监管部门对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初衷,但长期来看,通道类的委外合作不可持续。信托公司须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和风险化解,回归本源业务,提升投研能力。

待理财机构与信托公司不合规的合作业务整改完毕,符合监管导向的合作业务还将持续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