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时至年末,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实施效果逐渐显现,已有超过10个城市成功落地收购存量房项目,筹集保障性住房数量过万套,标志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了积极进展。

时至年末,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实施效果逐渐显现。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近期已有超过10个城市成功落地收购存量房项目,筹集保障性住房数量过万套,标志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了积极进展。

自今年5月全国保交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相关部门和地方积极响应,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落地。目前,各地已形成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以确保政策能够真正惠及民众。

央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为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央行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了统筹部署,通过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等方式,推动各地加快政策落地。此外,央行还提高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资金支持比例,进一步增强了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

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21家全国性银行设立了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并出台了再贷款实施细则,明确了监管政策和实施流程。这些措施有效引导了银行发放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作为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在地方层面,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成立了收购工作专班,加大工作力度。目前,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选定了收购主体,70多个城市公开发布了房源征集公告。近期,重庆、江苏苏州、湖北武汉、河南郑州等多个城市成功落地收购存量房项目,筹集了大量保障性住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为收购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例如,江苏苏州国开行牵头发放银团贷款11亿元,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房企未出售房源;重庆工行向嘉寓公司发放贷款,支持收购1000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安徽农行、中行等也积极参与了收购项目,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未来,随着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的逐步稳定,相信我国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姜樊

(文章来源:新京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