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12月16日,哈郑直流累计外送电量突破4000亿千瓦时,相当于河南省一年用电量。该工程推动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哈密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17日电 (陈凯 艾比拜·图拉洪) 截至12月16日0时,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哈郑直流”)累计外送电量达到了4004.56亿千瓦时,成功突破4000亿千瓦时大关,这一数字相当于河南省2023年全社会一年的用电总量。

哈郑直流工程不仅是国家实施“疆电外送”战略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更是能源输送的“大动脉”。该工程始于新疆哈密,终于河南郑州,线路跨越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六省(区),全长2192千米,额定输送功率高达800万千瓦。它在推动我国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疆电外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自2014年投运以来,哈郑直流始终承担着跨区域能源调配的重任。它将新疆地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华中地区,有力推动了新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同时,该工程对于实现清洁能源替代、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以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均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

当前,电网正处于迎峰度冬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哈郑直流外送通道的畅通无阻,国网新疆电力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维护力度,建立了完善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加强设备巡视、优化运维策略、开展应急队伍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电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哈郑直流的持续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哈郑直流的强劲带动下,哈密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目前,哈密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2000万千瓦大关,占哈密电网电源装机总量的68.53%,位居新疆首位。这一成绩的取得,对于加快哈密优势资源转化、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