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1-11月经济数据发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制造业投资增长9.3%。股市波动性增强,但整体震荡上扬预期未变。大消费板块活跃,红利资产配置价值显著。

2024年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揭晓了最新的经济数据:2024年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总额达到了465839亿元,同比增长3.3%。从各领域来看,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2%,制造业投资则实现了9.3%的显著增长,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则下降了10.4%。具体到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1%。在工业生产方面,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11月份则同比增长5.4%。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1-11月同比增长3.5%,11月份同比增长3%。

针对这一系列数据,国泰君安证券发表评论称,2024年11月的经济数据显示供给强度超过需求,这可能与抢出口导致的生产加速有关。目前看,中国有望顺利完成5%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但从边际上看,各项内需指标较10月有所下降,仅特别国债支持的“两重”“两新”项目保持了韧性,这表明稳增长措施仍需持续加强。预计随着2025年财政资金的提前部署,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将能够延续至2025年一季度。

此外,一些投资机构也表示,尽管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组合效应正在继续释放,积极变化也在进一步增多,但回升向好的基础仍待巩固。在此背景下,近期股市波动性增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7日收盘,A股三大指数继续回调。不过,中证红利指数在近5日内是唯一上涨的A股核心指数,涨幅达到了0.38%。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会议的余温下,大消费板块继续保持活跃态势。其中,银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电信等红利代表板块表现相对较佳,而券商、航空、PEEK材料、消费电子、AI应用题材等则跌幅靠前。

尽管股市短期内波动可能加剧,但在政策的有力驱动下,其整体震荡上扬的预期并未发生改变。因此,投资者在市场回调时可适当进行布局:

首先,从扩大内需的角度出发,大消费板块有望成为2025年的投资主线。投资者应关注消费链中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细分领域。

其次,在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尚未大幅改善的背景下,红利资产的估值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作为防御性资产品种,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依然显著,值得投资者重点布局。江海证券也强调,高股息驱动的红利投资底层逻辑并未改变,红利资产仍是长期配置的重要选择方向之一。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