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个人养老金制度已正式推至全国,重庆作为试点城市之一,两年来成效显著,公众储蓄养老意识增强。同时,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日趋丰富,投资者选择更加多样。然而,个人养老金采取市场化运营,存在投资风险,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个人养老金制度已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早在2022年11月,该制度就在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进行了试点,其中重庆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已有两年的实践经验。

12月1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内金融机构获悉,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渝试点两年来,公众对储蓄养老的意识显著增强,尤其是距离退休时间较近的人群,成为了参与该制度的“主力军”。尽管95后、00后年轻人群在个人养老投资上的占比尚不高,但已有部分人群开始行动。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是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个人每年可在特定账户内存入不超过12000元的资金,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还可通过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收益。

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国已有7279万人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在重庆,中、农、工、建、交等20多家金融机构已开放个人养老金相关业务,推出了包括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在内的多种个人养老金产品。

试点两年来,成效显著。多家金融机构表示,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占25岁到59岁人口的比例已超过30%,显示出公众对该制度的广泛认可。公众对个人养老规划的意识明显增强,有助于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的形成。同时,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也日趋丰富,截至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共有836只,包括储蓄类产品466只、基金类产品200只、保险类产品144只和理财类产品26只。

从购买人群来看,年收入10万元以上、距离退休时间较近的人群是主力军。他们主要集中在具有稳定年收入的职业群体,如企事业管理人员、公务员、教师和医生等。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的占比最高,达到55.47%,显示出年龄与对养老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成正比。

对于中青年人群来说,吸引他们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和“抵税”。例如,30岁的刘悦在迎来家庭第一个宝宝后,意识到养老需要未雨绸缪,于是选择每年强制存入一笔养老钱,既可以抵扣个税,又能获得正向收益。

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推向全国。短短两天内,各大银行在优惠活动的激励下,又掀起了开户、缴存热潮。随着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等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投资者的选择更加丰富。然而,个人养老金采取市场化运营,存在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认为,没有“最佳产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廖成林也表示,个人养老金本质上是一种金融产品,波动是正常的,投资者需要客观理性看待,着眼中长期进行投资。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居民养老保障意识的提高,以及价值型投资理念的成熟和可投资品种的持续扩容,个人养老金业务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