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办:我国投资空间广阔,需聚焦“补短板、增后劲”
AI导读:
中央财办强调,我国投资空间依然广阔,但投资方向需明确,目标应聚焦在“补短板、增后劲”上。未来要保持投资稳步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投资能够真正产生效益,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日前,中央财办相关负责人在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我国作为内需大国,投资空间依然广阔。他强调,投资方向需明确,目标应聚焦在“补短板、增后劲”两大核心领域。
今年以来,尽管面临多重挑战,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3%,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更是高达7.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2%,制造业投资增长9.3%,显示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未来,保持投资稳步增长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更重要的是,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投资能够真正“补短板、增后劲”。这不仅可以避免低效、无谓的投资,还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增后劲”方面,中央财办提出,要加大对“两重”项目、“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以及“十五五规划”重大项目的投资力度。同时,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大对量子科技、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的投资,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
“补短板”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民生领域。中央财办强调,要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短板,以促进民生改善、夯实社会安全基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强群众对持续加大投资的认同感。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聚焦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需要,精准补短板、强弱项,民生领域投资稳定增长。但与社会期待和人民群众需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指出,在扩投资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投资效益,将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惠民生补短板等领域。避免盲目上项目、片面追求GDP增长。同时,要完善考评约束机制,确保投资能够真正产生效益。
总之,持续加大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确保投资目标聚焦在“补短板、增后劲”上,才能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