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优化石化、化工等行业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前瞻布局新材料产业,加快关键技术攻关突破。

12月17日,工信部联合三部门正式发布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到2027年全面优化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及黄金等行业标准,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案》规划,至2027年,将发布并实施超过200项数字化转型标准、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标准以及100项绿色低碳标准,推动1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同时修订500项以上基础通用和质量提升类标准。此外,还将面向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等重点领域,评选出300项以上标准应用优秀案例和100项以上典型场景。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统筹新动能与旧动能培育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常国武指出,原材料工业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其增加值占工业近30%。

面对钢铁行业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供需关系变化及行业效率下滑,工信部正积极推动行业平稳运行和转型升级,包括落实产能置换制度、有效控制产能总量增长、推进行业改造升级及兼并重组。同时,多部门正实施粗钢产量宏观调控,1-11月粗钢产量同比减少了近2300万吨,同比下降2.7%。

常国武表示,工信部将继续巩固去产能成果,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引导行业转型升级,并加快修订出台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同时,工信部将组织开展钢铁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系统谋划钢铁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

在新材料产业发展方面,常国武介绍,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值由“十三五”末的5万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7.6万亿元,年均增速约15%。同时,一批新材料实现全球首发,高端精细化学品取得重大突破,重大装备、重大工程材料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预计全年将超过8万亿元。

常国武表示,工信部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同时,将前瞻布局前沿材料,实现“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应用一批”,并持续优化创新平台体系,推进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新材料中试平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