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原产赤藓糖醇产品继被欧盟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后,又面临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作为全球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商,三元生物再次成为市场焦点。文章介绍了三元生物的业务情况、应对措施以及赤藓糖醇行业的风险和挑战。


中国原产赤藓糖醇产品继遭遇欧盟高额临时反倾销税后,近日又面临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简称“双反”)调查。作为全球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商,三元生物(301206.SZ)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2月16日晚间,三元生物发布公告称,美国生产商Cargill Incorporated公司于美国时间2024年12月13日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赤藓糖醇产品启动“双反”调查。本次反倾销调查的调查期预计为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反补贴调查的调查期预计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三元生物总部位于山东滨州,主营功能糖赤藓糖醇和阿洛酮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赤藓糖醇生产能力为13.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超过30%。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其中美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今年上半年,公司外销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高达72.67%。

针对此次美国“双反”调查,三元生物表示,目前尚处于调查阶段,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已成立专案工作小组积极应对,并将密切关注并持续跟进调查进展,坚决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同时,公司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此前,三元生物已遭到欧盟征收156.7%的高额临时反倾销税制裁。对此,公司表示已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包括向欧盟市场增加复配糖的销售、推广新产品优质甜菊糖、快速扩产阿洛酮糖以及加大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三元生物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对美国的直接报关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5.93%、51.34%、60.60%、48.84%。此次美国“双反”调查若最终落地,或将对三元生物造成重大影响。

除了关税政策的风险,赤藓糖醇行业还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风险。近年来,受市场需求激增和利润水平良好的影响,原有的赤藓糖醇生产厂家纷纷扩大产能,许多跨界企业也开始涉足。截至2023年5月底,中国的赤藓糖醇产能已经达到38万吨/年,远超全球市场的实际需求。

在此背景下,赤藓糖醇价格大幅下滑,导致整个行业普遍亏损。近年来,三元生物毛利率波动明显,2021年赤藓糖醇的毛利率高达41.56%,2022年则骤降至10.50%,2023年更是变为负值。今年上半年,毛利率虽然有所回升,但仍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等不利因素。

三元生物表示,将继续优化市场布局,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并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