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全面放宽过境免签政策,将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并新增21个口岸,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此举旨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展现新的气象和战略考量。

正如中国一贯承诺的那样,其对外开放的大门正在“越开越大”。国家移民管理局于12月17日正式宣布,全面放宽并优化过境免签政策。这一新政不仅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的停留时间从原先的72小时和144小时统一延长至240小时(即10天),还新增了21个口岸作为过境免签人员的入出境口岸,并显著扩大了他们的停留活动范围。

在此之前,中国所有对外开放口岸已对世界各国人员实施2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而位于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个对外开放口岸,更对54个国家的人员实施了72小时或144小时的过境免签政策。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12月起,中国已对包括大部分欧洲国家和日本、韩国等在内的38个国家实行了单方面入境免签政策。

此政策调整已初显成效。据统计,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高达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的人数为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23.3%。适用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华的外国人数量,也实现了132.9%的同比增长。

预计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深入实施,上述数据将进一步攀升。在中国街头巷尾,外国人的身影愈发常见,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的热门话题也将不断涌现,如韩国人“周五下班去中国”的潮流,以及“City不City”等网络热梗,都可能成为新常态。

对中国而言,持续大力推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其目的不仅在于吸引“流量”。事实上,这一政策出台的第二天,即12月18日,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6周年纪念日。46年的不懈探索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新的维度上提质增效,并展现出全新的风貌。这一新的维度,便是“单边”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而当前的单边开放对象,早已超越了最不发达国家的范畴,这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与46年前相比,如今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虽算“白手起家”,却拥有相对友好的外部环境。如今的中国虽已创造诸多奇迹,但正因自身日益强盛,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愈发复杂多变。单边主义、小院高墙、封锁对抗等挑战层出不穷,加之全球局势波诡云谲,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技术变革相互交织,使得成见、偏见、定见更易固化。可以说,对外开放正面临历史性的考验。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社会的态度始终坚定而明确。从宏观层面看,这种态度体现在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一系列鲜明表述中,如“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自主开放”等;从具体举措看,则体现在单向免签政策的实施,以及从“72小时”到“240小时”、从特定区域到“跨省通行”等细节变化中。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展现其坚定不移的开放决心。

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潮的抬头,中国更加坚定地推进单边开放。越是有人要搞“单边主义”,中国越是要推“单边开放”;越是有人要破坏自由贸易、阻挠流动交往,中国越是要打开大门、畅通渠道、搭建平台,让各种要素自由流动,让自由贸易体制得以重建。免签政策正是这一努力过程的直观体现。

此前,社会上曾出现一些消极观点,认为单向免签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在“退让”、是“没面子”。然而,这些观点都忽略了免签政策背后的深远意义。事实上,人的集聚和流动本身就是各种机遇的开始。消费、文旅等领域的复苏已经显现了政策的积极效应,而无论是此前的“72/144小时”还是未来的“240小时”,其潜在的商机都远超人们的想象。对于商务人士而言,10天的停留时间所承载的“浓度”与3天、6天相比,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此外,对于任何一个口岸、一座城市而言,人员密度和交往频度的提升都将带来机遇和活力的倍增。这必将推动对外开放领域和扇面的持续拓展,并倒逼深层次的改革突破、制度创新以及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些都关乎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和制度吸引力,进而影响其核心竞争力。同时,能否“接住”新一轮开放所带来的机会,将瞬时提高的“流量”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留量”,也将成为各大城市面临的新考验。

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一个“真实的中国”,对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具有深远意义。单边开放的本质是主动开放,只有争取到了“主动权”,才可能在未来竞争合作中占据“主导权”。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