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明确政策加码信号,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大幅升温。同时,11月经济数据表现分化,债券收益率持续走低,国债期货市场屡创新高。整体来看,国内需求依然偏弱,但已出现好转迹象,短期债市仍有支撑。

12月中旬以来,市场对美联储继续降息的预期显著增强,国内政策所受制约减弱。叠加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明确政策加码信号,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大幅升温。与此同时,11月经济数据表现分化,债券收益率持续走低,国债期货市场则屡创新高。

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货币与财政政策的表述超出市场预期,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今年OMO降息30个基点,预计明年将维持此力度或适度加大。自10月起,财政部出台大规模化债措施,释放地方财政对经济支持的空间。会议强调“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和“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意味着赤字率将提高,助力财政在稳定国内需求、尤其是促消费和惠民生领域发挥作用。“稳住楼市股市”的表述相较于9月更为明确,凸显政策对预期管理和资产端改善的重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加深,内部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政策需主动求变、主动加力。与以往不同的是,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及居民收入增长被置于与稳增长、稳就业同等重要的地位。会议正视内外部问题与风险,对经济运行困难的表述更为严峻。同时,“明牌”上调赤字,为市场注入信心。此外,会议对提振消费的重视与决心前所未有,标志着政策思路由“投资”向“消费”的转变。货币政策将重在接续与加力,与财政政策紧密配合。预计降准降息、买卖国债等措施力度将加大,且面对内外部压力,对汇率的容忍度可能提高,但仍将保持稳健。

金融信贷数据显示,实体融资依然偏低。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与社融规模均低于预期,居民短贷与中长期贷款表现分化,企业中长期贷款延续少增态势。

11月信贷社融数据喜忧参半。M1同比连升两个月,居民中长期贷款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为喜;但居民短贷、企业中长期贷款、M2增速及财政支出等未能延续改善势头为忧。展望未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为市场带来想象空间,近期降准降息有望落地,或带动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下行。

投资、消费等数据同样表现分化,政策仍需持续发力。最新数据显示,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略高于市场预期,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低于预期和前值,地产投资同比下降但降幅收窄。制造业方面,尽管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小幅放缓,但仍为经济数据中的亮点。

总体来看,国内需求依然偏弱,但已出现好转迹象。消费下滑主要受价格与网购错位等短期因素影响,“以旧换新”撬动效果良好。外需强于内需,厂商提速生产导致“量上价下”现象愈发明显,需警惕产能堆积问题。地方投资意愿不足,广义基建增速连续下降,中央投资支撑持续性偏弱。地产投资偏弱,但销售好转,政策效果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重要会议释放明确政策加码信号,市场聚焦经济基本面,短期债市仍有支撑。同时,重磅会议释放宽松信号,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强烈,支撑债市走强。然而,在债券收益率已持续大幅下行的背景下,盲目追多风险较高。

(作者单位:新湖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相关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