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泰国际分析上周港股市场走势,呈现“倒V”型,受政策影响波动。恒生指数微升,汽车行业表现分化,医疗保健指数下跌。政策方面,中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回归适度宽松,但大规模财政刺激消费政策暂未实现。


中泰国际分析指出,上周港股大盘呈现“倒V”型走势,波动频繁,符合其先前提出的“强政策预期推动反弹,政策落地后市场情绪回归常态”的预判。港股在12月政治局会议的积极政策信号刺激下,周初大幅上扬,但随后逐渐回落,上周五成交额缩减至1,500亿港元。

恒生指数全周微涨0.5%,收于19,971点;恒生科技指数亦微升0.3%,报4,479点。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主要由央国企构成,全周上涨1.1%。在12大恒生综合行业分类指数中,能源、材料、地产及医疗保健板块逆势下跌,而必选消费、电讯、工业、公用事业及可选消费板块表现强劲,周涨幅均超过1%。

中泰国际强调,12月的重要会议提出明年将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提高赤字率、增发超长期国债及新增专项债等,货币政策自2009年以来再次回归“适度”宽松,预示着降息降准的空间将逐步打开。提振消费被提升为首要任务,凸显中央对当前内部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视。然而,中央大规模财政刺激消费及相关政策的预期暂未实现,导致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8%,上周五股市和人民币汇率均表现疲软。

中泰国际认为,政府消费与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财政政策将加强重点领域保障,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专项债的投向领域将扩大,并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短期内,提振居民消费仍依赖“以旧换新”政策,同时关注政策对文化旅游业、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服务经济的支持,以捕捉结构性机会。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预计更多财政金融资源将流向AI及科技相关产业。

宏观动态:

11月中国金融及信贷数据显示出复苏迹象与挑战并存。M1增速在中央政府加快地方债置换及房地产销售边际好转后跌幅收窄,但新增社融同比少增,且仍主要依赖政府债支撑。人民币贷款增速下降,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九个月同比少增,表明除政府外,其他市场主体的借贷意愿持续低迷。居民短期贷款亦同比少增,反映出“双十一”后居民消费意愿有所回落,与11月偏低的核心CPI数据相吻合。

房地产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包括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并推进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的盘活。尽管市场可能对中央未提出更多支持政策感到失望,但这符合中泰国际对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预期。中泰国际在上周三的房地产周报中指出,早前的政治局会议传递了改革与稳定的信号,激进的反弹并非所愿,逐步改善才是合理预期。

行业动态:

汽车板块方面,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未超出投资者预期,短期效果不明显,导致港股上周五下滑。回顾一周表现,大部分传统能源汽车制造商表现优于恒指,其中雅迪(1585 HK)、华晨(1114 HK)和东风汽车(489 HK)全周涨幅超过10%。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则普遍跑输恒指,小鹏(9868 HK)跌幅较大。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下跌1.3%,跑输恒生指数1.8个百分点。第十批国家集采于12日公布拟中选结果,覆盖62种药品,涉及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多个领域。部分产品价格降幅较大,但集采继续推动疗效更优的产品进入临床。中泰国际认为,集采降价已成为常态,不涉及集采的创新药将是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点。

港股虚拟资产ETF上周表现分化。比特币ETF全周下跌1.5%,以太币ETF下跌约2.0%。比特币价格由前周五的97,000美元升至上周五的100,000美元,以太币则在3,600至3,900美元区间波动,最终收于3,900美元,与前周五基本持平。消息面上,支持加密货币发展的共和党议员French Hill当选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或对市场情绪产生积极影响。

(文章来源:中泰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