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成为首发经济重要分支,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AI导读:
机器人作为首发经济的重要分支,近期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多款机器人新品发布,技术不断升级,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首发经济”近期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其中,机器人作为首发经济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展现出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据央视新闻12月14日晚间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近期,一系列机器人的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新场景,标志着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进一步拓展。
在浙江温州,一款由浙江大学研发的球形机器人与特警一同巡逻,吸引了大量市民的目光。这款机器人重160公斤,最高时速可达35公里/小时,具备全自动驾驶能力,无需地图或导航。其球形设计和灵活的移动能力,使其能够到达传统巡逻设备难以触及的角落,实现监控无死角。此外,该机器人还配备了网枪,可瞄准嫌疑对象并发射捕捉网,适应各种实战场景。
在浙江嘉兴,全自动采血机器人也已投入使用。这款机器人运行稳定,8个月内共完成全自动采血近1.6万人次。目前,成年人的所有静脉采血项目均可由自动采血机器人完成。患者只需在医院自助机上开单,然后坐到自助采血机前,机器人即可自动完成红外线定位、扎针采血等工作。全程智慧语音引导,且无明显痛感,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避免了患者长时间等待。
今年以来,机器人领域的新品发布和新进展层出不穷,新场景不断解锁。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展示了其新型灵巧手和行走能力,我国自主研制的四足“机器狼”也在珠海航展上进行了动态展示。此外,警用机器狗也开始走上街头,开展安全巡逻和宣防工作。
回顾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共有169家企业携旗下600余件创新产品参展,其中首发新品60余款。这些新品和技术创新为首发经济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首发经济不仅仅是消费热潮,更伴随着产业的创新与升级。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核心零部件和整机研发、制造能力不断增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形态的机器人有望进入全球亿万家庭,如生活助理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庭老师机器人等。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近期机器人产业端新进展不断涌现,重量级公司加码布局。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纷纷涉足机器人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布局。同时,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也在机器人学习领域取得了最新成果。
广发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即将到来。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一年,全球大部分头部人形机器人产品都已在2024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陆续投入实际生产场景进行试点测试。天风证券研报称,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此外,开源证券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推动机器人在各领域加快落地。我国四足机器狗技术全球领先,有望从军用到民用不断扩大应用空间。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