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获高票通过
AI导读: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完成关键一步,双方股东大会高票通过合并重组交易方案。合并后将加快全面整合,推动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向国际一流投资银行迈进。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重组进程近日取得了关键性进展。
12月13日晚间,两家公司同步披露了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宣布合并重组交易方案及相关议案已经大会审议,并获得了高票通过。此次股东大会,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参会率分别达到78%和68%,相关议案的通过率更是高达99%。其中,海通证券还同步召开了A股及H股类别股东会,参会率及议案通过率同样居高不下。
在延安饭店举行的国泰君安临时股东大会现场,座无虚席,不仅有机构股东,更有长期持有公司股票的自然人股东。公告显示,出席现场会议的股东(含股东代理人)多达260名。会议共审议了22项议案,其中关于换股吸收合并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备受瞩目,该议案包含了25项具体内容,涉及合并方式、换股价格及比例等多个方面。
合并进程加速推进
在公告中,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均表示,下一步将按照监管要求,履行相关行政审批程序,为双方后续加快推进全面整合、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奠定坚实基础。此次议案的高票通过,标志着合并重组公司治理程序的顺利完成,也体现了各方股东对合并重组的高度认可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作为新“国九条”实施以来头部券商合并重组的首单,此次合并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更是上市券商最大的整合案例,同时也是2008年以来国际投行界第一大并购项目,涉及多业务牌照与多家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两家公司从9月5日发布停牌谋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到12月1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各项议案,仅用时3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公司治理程序,展现出了极高的决策及执行效率。
在现场提问环节,多位股东围绕合并后的组织架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提问。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方面回应称,合并后将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本实力和业务实力都将大幅跃升,将加快向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一流投资银行迈进。
尽管临时股东大会已经投票表决通过,但“国君+海通”的并购案仍需完成三个审批程序,包括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审核通过以及证监会的批准、核准、注册;获得香港联交所对国泰君安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及允许交易的批准;以及获得必要的境外反垄断、境外外商投资或其他监管机构的审查通过。目前,上述环节已经在进行中。
12月13日,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和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分别对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股东大会出具了法律意见书,认为会议召集和召开的程序、表决程序等均符合有关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表决结果有效。
合并后规划布局
在合并进程加速推进的同时,市场也更加关注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后如何发挥“1+1>2”的效应。
根据此前披露的公告,国泰君安拟向控股股东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发行不超过100亿元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其中,不超过30亿元将用于国际化业务发展,不超过30亿元将用于交易投资业务,不超过10亿元将用于数字化转型,剩余不超过30亿元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表示,合并后将加快全面整合,依托更强大稳固的客户基础、更专业综合的服务能力、更集约高效的运营管理,推动合并后公司释放“1+1>2”的协同效应。未来,公司将坚持以服务金融强国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己任,强化功能定位,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向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迈进。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