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后视镜市场再掀波澜:潜力巨大但渗透率低
AI导读:
随着小鹏汽车“陆地航母”的火爆,电子后视镜技术备受市场瞩目。然而,高昂的价格和消费者接受度问题导致其市场渗透率低。尽管如此,电子后视镜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有望逐步提高渗透率。
随着小鹏汽车“陆地航母”的火爆,其搭载的电子后视镜(CMS)技术也备受市场瞩目,再次点燃了电子后视镜赛道的热情。
财联社记者经过深入调研发现,A股市场已有超过30家上市公司涉足电子后视镜领域。赛力斯、宇瞳光学等企业正积极申请CMS相关专利,并有产品供应市场。然而,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电子后视镜取代传统光学后视镜的趋势尚不明朗,目前市场渗透率或低于1%。高昂的价格和消费者接受度问题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如此,电子后视镜市场潜力巨大。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31年,国内电子后视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左右。新国标的实施也为电子后视镜的量产提供了政策支持。国内汽车供应链厂商如豪恩汽电、华阳集团、欧菲光等已纷纷布局CMS领域,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然而,在实际销售中,电子后视镜却遭遇了冷遇。在多个车展和汽车4S店,搭载CMS的车型寥寥无几,销售人员对电子后视镜的评价也多为负面。价格高昂、不符合驾驶习惯、技术可靠性等问题成为消费者拒绝购买的主要原因。
此外,电子后视镜的渗透率也远低于市场预期。目前,仅有少数车型搭载了CMS技术,市场渗透率不足1%。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驾驶习惯、产品成本以及技术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电子后视镜有望逐步提高渗透率。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多次表示要取消后视镜,采用电子后视镜技术,但至今特斯拉旗下车型仍配备的是传统后视镜。这表明,电子后视镜技术的普及仍需要时间和市场的验证。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业内人士对电子后视镜的未来仍充满期待。他们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趋势的加强,电子后视镜有望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同时,他们也呼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提高产品竞争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