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降准空间犹存,利率政策将适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同时强调要畅通利率传导机制,应对银行净息差压力。

财联社12月14日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于今日隆重举办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受邀出席,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降准空间犹存,二级市场国债交易机制逐步成熟

王信在阐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实施的具体考量时指出,为充分满足有效资金需求,推动资金切实流向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在总量上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他强调,当前我国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6%,这意味着在流动性层面,进一步降准仍具备一定的空间。同时,央行在二级市场国债交易方面的探索也日益成熟,未来计划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充裕,并为市场提供充足的中长期流动性。

王信还指出,在金融总量层面,应引导银行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房地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加强项目储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力求实现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的协调匹配。

利率政策将适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在谈及利率政策时,王信表示,将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传导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他强调,利率政策将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地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并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作用,结合其他降低非利息融资成本的工具,多管齐下,推动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畅通利率传导,应对银行净息差压力

王信还指出,在引导利率下降的同时,应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保持银行稳健经营之间的平衡。他强调,要畅通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并指出过去一段时间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客观规律。然而,在我国,银行在存贷款两端同步出现的非理性行为,如部分大客户议价优势过强,导致利率政策在执行上出现偏差,贷款利率下降迅速,而存款利率难以调整,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还可能引发资金淤积和套利行为,影响银行的稳健经营,制约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整。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