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2月13日,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0%大关,债市表现强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债市提供支撑。机构配置方面,银行主导,基金、保险积极参与。市场流传两则“小作文”加速债市走强,但经求证为不实传闻。地方债密集发行对债市造成冲击,未来走势引关注。

12月13日上午,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0%大关,触及1.9975%的低位,这是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2月2日破2.0%后,市场迎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债市表现强劲,市场关注度持续攀升。

资料来源:DM数据

13日早盘,债券银行间二级市场迅速走强,势头强劲。截至发稿,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收益率进一步下探至1.77%,在低位窄幅波动。

专业人士分析指出,今日债市轻松突破预期目标,符合预期。12日晚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为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议强调,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整体效能,进一步释放了债券市场的乐观情绪。

资料来源:DM数据

在机构配置方面,银行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配债力度不减;基金、保险亦积极参与,而券商则成为净卖出方。

然而,债市过热也引发了债券从业者的担忧。他们担心随着利差急剧收窄,未来收益率回调的波动风险加大;同时,配置盘上持有至到期的票息收入已降至低位,持有收益覆盖资金成本的压力明显。

近期,市场流传的两则“小作文”更是加速了债市的走强。内容包括部分银行收到通知,要求以2024年底规模为基准进行公募基金免税投资,以及2025年开始银行表内投资债券额度不得超过2024年底等。但经记者求证,多位大行、股份行、华东城商行、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均否认了上述传闻。

此外,近期地方债密集发行对债市配置机构承接能力造成的冲击也值得关注。据报道,自12月11日北京市财政局公告拟于12月18日发行2024年第十一批地方债以来,今年2万亿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额度的分配情况已全部揭晓。

针对30年期与10年期国债利差是否会持续走阔的问题,西部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预计本轮用于化债的地方债期限可能较长,超长债供给预期对30Y和10Y国债利差影响更大。但市场通常提前交易供给冲击,实际落地后反而可能走出利空出尽行情。

对于后续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波动区间,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2025年利率或经历波折,但利率中枢仍将下行。随着政策基调确定和政府债券逐步发行,货币宽松操作将陆续推出,叠加高基数和外需走弱导致的经济增长回落,配置资金逐步入场,10年期国债利率料将重回趋势性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