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分析人士警告市场泡沫风险
AI导读:
今年全球金融市场普遍上涨,但近期波动加剧。分析人士指出,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泛滥,部分市场已出现泡沫迹象,存在短期内暴涨暴跌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金融动荡。
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普遍呈现上涨趋势,但近期市场波动显著加剧。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流动性泛滥,部分市场已出现泡沫迹象,存在短期内暴涨暴跌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
流动性过剩推高资产价格
今年,全球金融及大宗商品市场普遍上涨。股市方面,美股三大股指屡破新高,欧洲股市自2月以来持续走高,东京股市日经指数更是时隔30年再次站上30000点。大宗商品市场方面,国际油价突破每桶60美元,纽约和布伦特油价年内涨幅均超过25%,比特币价格也一度飙升至58000美元以上。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轮市场普涨的背后,是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流动性过剩。同时,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的顺利推进和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不断增强。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纷纷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美欧日等国的利率水平降至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央行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向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
日本大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岩下真理指出,全球主要经济体推出的大规模货币刺激政策导致过剩货币大量涌入风险资产市场,从而推高了风险资产的价格。
此外,疫苗接种的顺利推进和经济刺激政策的持续发力也增强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近期,多国开始大规模接种疫苗,全球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呈下降趋势。同时,美国1.9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有望落地,其他主要经济体也计划扩大财政支持。
油价上涨则受到基本面的支撑。一方面,疫苗接种和经济复苏预期提振了原油需求;另一方面,欧佩克减产和极寒天气冲击了美国油气生产,导致供应趋紧。此外,美元的大幅贬值也推动了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市场波动加剧敲响风险警钟
尽管全球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复苏步伐缓慢且不均衡。分析人士警告称,资产价格上涨明显快于实体经济复苏,部分金融市场走势已背离实体经济,市场局部已出现泡沫迹象,存在隐忧和风险。
近期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已经敲响了警钟。美股在多次盘中深幅下探后,才在美联储高层的“护盘”下得以扭转跌势。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和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也分别触及一年高位和去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比特币市场的波动更为剧烈,多个交易日盘中跌幅超过10%。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日前警告称,虽然美股整体目前还难以判断是否存在泡沫,但“新兴科技股票”已进入“极端泡沫区间”。日本《读卖新闻》也发表社论指出,日经股指的上涨并未反映日本经济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动向相背离的泡沫行情令人担忧。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市场的大幅上涨主要基于对全球疫情缓解、经济持续复苏、财政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等的乐观预期。然而,一旦这些预期未能兑现,市场可能出现剧烈震荡。特别是随着经济复苏的推进,一些主要经济体可能会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从而触发流动性拐点,对金融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瑞穗证券高级分析师三浦丰表示,一旦全球性超宽松货币政策收缩,股市势必回落。美国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宏观策略师古尔普里特·吉尔则认为,通胀预期上升和市场预测货币政策正常化时间提前是美国科技股近期出现明显回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全球宽松政策引发的低融资成本和“资产荒”可能刺激热钱流入新兴市场,推高这些市场的资产价格。然而,一旦因为某些原因(如美欧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等)导致热钱在短时间内快速流出,新兴市场可能会遭遇剧烈波动。
(文章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