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央行携手多国央行及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同启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旨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以提升交易效率并降低成本。

2月24日,中国央行携手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同宣布启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CBDC Bridge)。该项目旨在深入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潜力,并得到了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的鼎力支持。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将通过构建试验原型,进一步研发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以实现央行数字货币跨境交易的全天候同步交收(PvP)结算机制,从而极大简化跨境贸易场景下的本外币兑换流程,提升交易效率。

中国央行强调,该项目旨在构建一个更加有利的合作环境,吸引更多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央行共同参与,共同提升金融基础设施的跨境支付能力,以应对跨境支付领域长期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及透明度不足等挑战。未来,各参与方将根据研究成果,深入评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在跨境资金调拨、国际贸易结算及外汇交易等多个场景的应用可行性。

回顾历史,我国对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构想可追溯至2020年8月。当时,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雄安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就明确提出,鼓励在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并探索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可能性。

传统跨国人民币交易流程繁琐,包括业务协议签署、银行审核付款材料、跨境清算等多个环节。而数字人民币的引入有望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实现交易流程的简化与提速。据专家介绍,数字人民币在跨国交易中可能会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链条上各机构的同步确认,从而大幅提升交易速度。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