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风频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续升温
AI导读:
政策暖风再度吹拂并购重组市场,多地政府积极响应并出台支持政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热情高涨,市场层面“瞄准”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名单持续拉长。然而,并购在实操层面上仍存在较大难度,包括体量、价格、股东意见及估值等因素的限制。
政策暖风再度吹拂并购重组市场。日前,证监会会议明确指出,要增强发行上市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积极鼓励以产业整合升级为目标的并购重组活动。
自“并购六条”政策发布以来,多地政府积极响应,明确表态支持并购重组。近期,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培育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亿元的并购交易规模。此前,深圳发布了“并购14条”政策,北京也举办了辖区并购重组座谈会,共同探讨并购重组的新机遇。
市场方面,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目光投向并购重组。本周一(12月16日),创业黑马因拟收购北京版信通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开盘即收获“20CM”涨停,最终收涨6.96%。据统计,仅在上周(12月9日至13日),就有超过20家A股公司发布了并购重组的最新公告,涉及温氏股份、湖北宜化等多家知名企业。
对于并购重组在明年的发展趋势,一级和二级市场都在积极准备。有投资机构人士表示,他们内部一直在积极推动并购业务,全力支持企业并购,帮助其寻找合适的买方。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并购有利于投资机构顺利退出。
券商投行人士也透露,他们针对不同规模的公司设计了不同的并购方案。例如,大市值公司除了通过并购实现产业升级外,还需考虑多元化布局。
然而,尽管政策暖风频吹,并购在实操层面上仍存在较大难度。并购项目的体量往往达不到IPO体量,找到合适的买方、谈拢价格以及说服所有股东同意并购价格都是不小的挑战。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热情高涨
在“并购六条”政策的明确支持下,A股公司的并购重组热情持续高涨。据统计,自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首次披露定增重组事件的公司数量已达到34家,而去年同期仅有3家。同时,近两个月来,包括远达环保、南京化纤在内的47家公司首度披露了重大重组公告,占全年首次披露该事项的公司总数的近四成。
从重组进展来看,目前已有超过六成的公司(29家)的重组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部分公司已达成转让意向或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例如,海南矿业、创业黑马和国风新材均在近期披露了重组预案,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相关资产。
此外,北交所市场也迎来了首单定增并购。五新隧装拟以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和怀化市兴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100%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
多地出台政策支持并购重组
今年以来,并购重组领域持续迎来政策利好。9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明确支持跨行业并购、允许并购未盈利资产,并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近两个月来,多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并购重组支持政策,并划定了时间表。上海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亿元并购交易规模的目标。深圳和北京等地也相继发布了并购重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并购重组实操层面仍有挑战
尽管政策暖风频吹,但并购重组在实操层面上仍存在较大挑战。并购的完成涉及多个流程,包括制定战略、双方交易以及最后的整合等。在当前环境下,并购的实现难度较独立IPO更低,但并购的成功并非易事。
有并购重组领域的研究人士表示,并购重组能够快速出清落后产能,推动产业链深度整合,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中国经济发展。然而,由于并购项目的体量、价格以及股东意见等因素的限制,并购的具体实施仍存在较大难度。同时,估值也是并购最终达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