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储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关键一环
AI导读: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透露,2024年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涌现。长时储能作为关键环节,市场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
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会议透露了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最新进展。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累计建成规模已超过6000万千瓦,技术创新层出不穷,调度运用能力持续增强。
长时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长时储能技术,通常指持续放电时间不低于4小时、寿命不低于20年的储能技术。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电力系统的深刻转型,长时储能的应用场景将日益丰富,尤其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网调峰等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近年来我国储能规模持续扩大,但多以短时储能为主,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全面需求。萨摩耶云科技(深圳)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郑磊指出,当前储能设备的配储时长多为2小时,这对于风能和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来说并不理想。因此,延长配储时长,如4小时、8小时等,已成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新趋势。
郑磊进一步强调,长时储能凭借长周期和稳定性优势,能有效弥补2小时配储时长的不足,更好地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网调峰等应用。此外,长时储能系统在长时间内表现更加稳定,这对于需要长时间运行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因此,长时储能有望成为2小时储能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长时储能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统计,2024年1月至10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23.048GW/58.156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70.72%,容量规模同比增长100.14%,总投资超过1280亿元。
从技术路线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项目新增装机占据主导地位,功率占比高达93.2%。而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则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向商业化阶段过渡期,渗透率相对较低。然而,谁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路线,目前尚无定论。清晖智库创始人宋清辉认为,以全钒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兼具应用场景、时间尺度及经济性优势,未来有望在长时储能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一些锂电企业也在积极抢占长时储能这一蓝海市场。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表示,公司看好未来长时储能市场,正准备布局大容量大电芯电池。林先平认为,大电芯因体积能量密度高、储存容量大,适合大型储能电站场景,因此在长时储能领域备受关注。
面对长时储能商用化的挑战,林先平指出,需要加大研发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建立完善的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考虑电池的安装和维护成本以及运行安全问题,并与电网、电力公司等合作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