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将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CCC认证管理,旨在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确保产品质量。过渡期至2026年8月1日,企业需积极申请认证。

记者昨天(1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为保障电动汽车充电安全,该局宣布将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即CCC认证管理。这一措施旨在提升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水平。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李春江表示,自2026年8月1日起,所有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固定充电桩、移动式充电设备及随车充电设备,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为确保企业有足够时间调整工艺设计并申请CCC认证,总局已设定了1年5个月的过渡期,即从2025年3月1日起,相关认证机构将开始受理认证委托。

李春江副司长进一步指出,在保证认证质量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市场监管总局将积极采信企业已有的国际认证等检测认证结果,以降低企业认证成本并缩短认证时间。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充电桩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充电桩(枪)数量已达1188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339万个,私人充电桩849万个。然而,充电桩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部分企业对充电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对充电系统整体性要求认识不足以及对充电桩技术标准把握不严等。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具有电压高、电流大、工作时间长、安装使用环境复杂等特点,若企业对质量管理不到位,可能生产出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近年来,由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引发的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并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严重威胁消费者人身健康和公共安全。

此次CCC认证工作将主要依据新修订发布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这意味着,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这两项国家标准的要求,才能通过CCC认证。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标准化中心主任刘永东表示,这两项标准主要规定了设备在使用环境、电气回路、故障保护、机械防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充电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多家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企业已积极响应这一政策,对照新国标提升产品质量。例如,某企业主要生产全液冷超快充供电设备,已在全国两百多个城市布设了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并表示已深度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将针对电流控制、绝缘防护及异常保护等方面进行优化。

另一家企业集智能充电桩研发、生产、销售、运营于一体,现有注册电动汽车充电桩用户数近550万,充电桩近9万台,覆盖全国各地近3万多个小区(场站)。该企业表示,将一直持续关注国家标准的最新发展动向,提前做好规划和布局,确保产品符合新国标要求。

多家企业的负责人认为,开展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强制认证将有利于提升行业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充电安全。

新闻连接:CCC认证是我国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国际通行做法实施的一种市场准入制度,自2002年5月1日起实施。它通过对产品的安全指标进行测试,同时对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一致性开展持续检查,确保获证产品持续符合要求。目前,CCC认证已覆盖包括家用电器、电子设备、汽车等在内的17大类106种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五年。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