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四部门联合发布《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通过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原材料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新华财经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李唐宁)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四部门联合印发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标准体系建设,发挥标准在原材料工业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推动原材料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原材料工业在优化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绿色智能转型进程加快。然而,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原材料工业仍存在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绿色化转型压力大、数字技术融合应用不深入等问题,优化升级任务依然艰巨。

《行动方案》明确了原材料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首先,坚持政策协同,强化标准引领,推动标准与战略、规划、政策同部署同落实。其次,服务转型需求,提升标准供给质量,以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新材料产业壮大为重点,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最后,完善工作机制,发挥标准实施效能,建立健全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加强贯标推广和实施效果评估。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7年,原材料工业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标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具体目标包括:完成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黄金等行业的标准评估及优化;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标准、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标准以及10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面向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等原材料重点领域,遴选300项以上标准应用优秀案例和100项以上典型场景。

为保障《行动方案》顺利实施,提出了三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原材料工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协作体系,研究建立新材料标准化统筹机制,及时解决标准制修订和实施中的问题。二是加大资源投入,推动科研和产业化专项加大对相关领域标准研究支持力度,鼓励重点企业提高标准化相关经费投入。三是强化人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标准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完善标准化人才培训体系,支持企业将标准化人才纳入职业能力评价和激励范围。

此次《行动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将为原材料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