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地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推动协调发展。国有企业因地制宜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深化合作领域与方式,呈现六大趋势。同时,央地合作面临科学评价发展水平等问题,需建立多层次沟通协调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合作模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央企与地方在资本、科技、产业链及供应链等多个维度存在显著的互补优势,通过深化央地合作,能够高效推动双方协调发展,共同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第二届)央地合作论坛上指出,国有企业需因地制宜,通过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探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五方面举措,来助力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季晓南进一步阐述了具体的实施路径: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前瞻规划未来产业布局,抢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探索创新机制,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积极引导国资央企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全国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形成广泛共识,不断深化央地合作,探索协同发展新领域、新模式。为深化央地合作,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提出了四点建议:打破壁垒,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体系;拓展合作领域,聚焦重点区域,精准施策于产业转移与基础设施互联;发挥央企优势,通过资本注入、股权置换等方式有效激活地方国企存量资产;央地双方立足各自优势,探索共赢机制,促进深度合作与发展。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盛明富则强调,央地合作的重点在于推动央企在科技创新、人才和资金方面的优势与地方市场需求、发展空间和政策组合优势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大模型和算力等技术手段,重构生产资料基础、劳动工具、管理模式和劳动模式,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提升和未来产业发展。

近年来,受外部环境影响,央企转向“向内发展”,央地合作成为新趋势。地方政府视央地合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抓手,主动筹划、创造条件吸引央企合作。合作领域与方式不断创新,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创新、产业链配套及市场化资源整合,呈现出六大趋势:强化功能使命、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注重固链补链强链、注重科技创新、注重市场化方式推进专业化整合、注重产业投资基金,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就强调了央地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合作方向和合作要求。然而,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央地合作的发展水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季晓南指出,国企在推动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时面临五方面不足,包括先进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不够、战新产业占比不高、省属国企在新兴产业发展上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与发展新质生产力适应性有待提高以及国企与民企科技合作项目对接不畅等。

针对这些问题,主办方在论坛上发布了《2024央地合作城市发展报告》。报告建议建立多层次沟通协调机制,解决战略与资源充分衔接问题;以市场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解决行政过度干预问题;因地制宜,创新合作模式;营造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此外,报告还对全国296个城市及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央地合作水平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东部及东北地区领先,西部与中部紧随其后,具体城市及省份排名则展现了各自在央地合作中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