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1978—2022》新书发布:房地产仍有发展空间
AI导读: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1978—2022》新书发布,指出中国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反驳了‘顶峰论’。同时,该书揭示了资产与负债积累的同步特征,并强调国家资产负债表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重要性。
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房地产价值占社会净资产比重普遍在50%左右,而中国这一比例尚不到40%。12月15日,在《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1978—2022》(简称《国家资产负债表》)新书发布暨探索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高层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指出,鉴于中国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民众对房产的执着追求,以及数字技术革命和人工智能发展可能推高土地价格,中国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仍有巨大潜力,房地产‘顶峰论’难以立足。
《国家资产负债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团队编撰,至今已出版五本专著,此次新书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该书从最初的仅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逐步扩展到宏观杠杆率报告、非金融部门资金流量表等领域,为财富、收入分配、债务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研究团队发现,中国资产与负债积累呈现同步特征,但未来可能出现分离。1978至2022年间,中国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5%和15.9%,显示出资产与负债扩张的同步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资产与负债扩张可能分离,需要建立可持续的债务积累模式。
此外,该书从资产负债表视角深入剖析了房地产财富的长期演进规律,有力反驳了中国房地产‘顶峰论’。自18世纪以来,全球房地产价值占社会净资产比重持续攀升,二战后更为显著,这表明中国房地产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分享了其关于国家财富衡量及资产负债管理的观点,强调应关注不同部门资产增长的差异性,提高地方政府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则指出,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打破‘投资是积累,消费是消耗’的思维定式,看到消费对企业新需求、产业创新和技术积累的推动作用。
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以来,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彰显了国家资产负债表在宏观经济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
(图片来源:研讨会现场图片,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