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2月17日,工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及钢铁行业产能优化措施与成效,包括产能置换、宏观调控、规范管理及设备更新等方面,并展望了未来行业发展的规划与方向。

中新网12月17日电 12月1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及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与成效。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常国武详细阐述了工信部在钢铁行业产能优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未来规划。

针对近期钢铁行业自律控产的呼吁及制造业用钢需求比例的提升,常国武指出,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房地产等下游行业影响,钢铁行业供需关系出现较大变化,行业效益明显下滑。为此,工信部采取了四大措施:一是落实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政策,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并正在修订钢铁产能置换办法;二是实施粗钢产量宏观调控,1—11月粗钢产量同比减少近2300万吨,同比下降2.7%;三是强化行业规范管理,组织修订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加速淘汰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四是积极推进设备更新和改造升级,出台钢铁行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支持行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10月以来,钢材价格回升并保持平稳,行业效益明显好转,扭转了此前全行业亏损的局面。未来,工信部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去产能成果,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引导行业转型升级。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开展钢铁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加快修订出台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转型升级。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图为发布会现场)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