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公布2024年11月财政收支情况
AI导读:
财政部公布2024年11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6%,支出同比增长2.8%。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增量政策加快落地,财政收入延续修复态势,经济回升阶段明显。未来中央财政支出或延续偏强态势。
新华财经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董道勇)财政部16日揭晓了2024年11月的财政收支详情。据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达到199010亿元,同比微降0.6%;而支出方面,则达到了245053亿元,同比增长2.8%。
业内专家解读称,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的稳步推进,11月的财政收入呈现出持续的修复态势,这一数据也进一步印证了四季度经济正处于稳步回升的轨道上。与此同时,财政支出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央财政支出可能会保持偏强的态势,以更好地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需求,将宝贵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民生急需之处。
逆周期政策助推财政收入稳步修复
详细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为199010亿元,同比下降0.6%。其中,税收收入为161922亿元,同比下降3.9%;而非税收入则达到了3708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7%。从中央和地方的角度来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9382亿元,同比下降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则为109628亿元,同比增长1.1%。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分析指出,11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3%,这一数据反映出财政稳步修复的趋势正在不断巩固。他认为,这与近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加速落地、资本市场的活跃度提升以及市场信心的提振等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11月份的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达到了37.0%,创下了年内的最高值。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吴棋滢也表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同比增速自9月由负转正后,已经连续三个月逐月上升。11月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3%,这是第二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并且增速进一步高于前值。企业所得税、国内增值税、出口退税、印花税等表现均较为出色,这充分体现了逆周期政策在税收数据上的直观效果。
从各分项税收收入来看,今年前11个月,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4.7%;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2.2%;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2.1%;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2.7%。在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同比下降13%,而房产税则同比增长18%;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比增长9.9%,土地增值税同比下降8.1%,耕地占用税同比增长22.4%。
李超综合分析认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数据反映出四季度经济正处于回升阶段,内生动能总体呈现出修复的态势。制造业依然是供给和需求两端的强变量。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受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存量和增量政策显效的带动,11月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10月份提高了0.3个百分点,与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PMI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望下一阶段,吴棋滢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预测,在总量上,财政政策将采取“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措施。这意味着财政政策中的三大抓手——赤字率、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在2025年可能均会有所提升。
中央财政支出或将保持偏强态势
在支出方面,今年前11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达到245053亿元,同比增长2.8%。从中央和地方的角度来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为36000亿元,同比增长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则为209053亿元,同比增长1.9%。
吴棋滢指出,11月的财政支出端仍然处于扩张区间,农林水支出与社保就业支出在高基数的基础上进一步高增长。其中,农林水支出的高增长可能与增发水利国债资金须在今年年底前全部使用完毕有关,进而带动了预算内配套资金的进一步走高。
具体来看,今年前11个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38123亿元,同比增长5.9%;教育支出为36267亿元,同比增长0.6%;农林水支出为22498亿元,同比增长11.7%;城乡社区支出为18306亿元,同比增长6%;科学技术支出为8241亿元,同比增长0.6%;债务付息支出为11733亿元,同比增长7.8%。
李超分析认为,从结构上来看,社会保障和就业、债务付息支出的进度较快,这主要反映在经济渐进修复的环境中,兜牢“三保”(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仍然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债务付息支出的较快增长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反映,主要是赤字范畴下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付息规模在攀升。近年来,为加强跨周期调节、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我国保持相对较高的赤字水平,国债、一般债规模上升较快。
李超预计,未来中央财政支出可能会继续保持偏强的态势。他预计后续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将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将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民生急需之处。
此外,数据还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42348亿元,同比下降18.4%;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81038亿元,同比下降2.6%。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