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南方财经国际论坛在广州举行,聚焦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长武超则发表主旨演讲,分享AI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在证券行业的应用实践。

12月12日,2024年南方财经国际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论坛亮点之一是证券业年会暨2024年21世纪金牌分析师发布典礼,吸引了众多业界精英。

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长兼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武超则在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金融行业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以较低成本提供差异化、高质量服务。他强调,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成为券商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武超则分享了AI技术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他提到,过去一年中,AI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智能体”(Agent)概念、AI终端、个人助理等,已在不同业务场景中发挥作用。例如,Siri升级后已能跨应用操作,提供多样化服务。

他进一步指出,AI模型正逐步从感知和认知智能向更强的规划和决策能力过渡。新一代模型如GPT-4o和o1等,其核心变化是从“快思考”向“慢思考”转变,逻辑性、可靠性、可追溯性显著提升,易用性大幅提高,为AI应用从非严肃场景向严肃场景的产业价值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证券行业也在积极探索AI技术的应用。多家头部券商如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已推出证券垂类大模型,而广发证券、中金公司等则在投研业务相关的大数据建设上积极尝试。

中信建投证券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走在前列。该公司研发部已历经三个阶段,从智研系统建设到智数系统建设,再到智问系统建设和模型应用开发,实现了行研数据的高效共享、降低了研究人员应用门槛,并创新了服务形式。

目前,中信建投证券已上线5个助理微信机器人,并在智能合规审核、自动办公、行研助理等方面有专属应用落地,展示了AI技术在证券行业的广阔应用前景。

武超则预测,随着技术进步,更多创新型AI产品将涌现,特别是在AI营销、AI图像、AI陪伴以及AI军事等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在中国市场,本土大模型产品如豆包、KIMI、智谱等正在快速崛起。

他强调,AI时代不会取代人类,但掌握AI技术的人将更具竞争力。2025年将是AI应用全面加速落地的一年,企业和个人都应积极拥抱AI技术,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