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市场监管总局在多地启动信用修复试点,推行“三书同送”“并联修复”“智慧修复”三项创新机制,旨在构建权责明确、运作高效的信用修复体系,助力经营主体自我整改,重塑信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经营主体普遍关心的信用修复难题,在上海市、安徽省、陕西省及部分重点城市与示范区启动了深化信用修复试点项目,旨在构建一个权责明确、运作高效的信用修复体系。此次试点自2024年10月起,为期一年。

该试点项目重点推行了三项创新机制:一是实施“三书同送”新流程。当市场监管部门向经营主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决定书》时,同步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和《合规建设提示书》,明确告知信用修复的具体途径和要求。此举旨在助力经营主体自我整改,重塑信用,同时推动合规经营,从源头上减少失信行为,促进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开展“并联修复”新模式。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公示违法失信信息的经营主体,只需提交一次申请,即可一次性修复所有符合条件的失信记录。同时,加强信用修复结果的跨部门协同与互认,实现“一次申请,多项修复”和“全网修复”,大幅降低经营主体的时间成本,提升修复效率。

三是推行“智慧修复”新举措。通过强化技术支撑,提升信用修复的信息化水平。线上平台新增到期自动提醒功能,及时提醒经营主体申请修复。利用信息化手段自动获取市场监管部门的已有数据,避免重复提交,减轻经营主体负担。同时,推出“掌上办”服务,让经营主体能够随时随地申请修复、查询进度、处理异议,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信用修复试点项目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