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2月13日,中国债市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0%,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突破1.8%。市场流传的两则传闻引发债市走强,但经多方求证,传闻暂未得到证实。

12月13日,中国债券市场迎来了显著变动,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0%的重要心理关口,一度触及1.9999%的低位。与此同时,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的收益率也持续攀升,成功突破1.8%的阻力位,并在1.77%附近维持窄幅震荡。

近期,市场内流传了两则“小道消息”,这些消息如同催化剂一般,加速了债市的走强趋势。具体内容涉及两大方面:

一方面,市场传言部分银行已收到通知,其投资公募基金所享受的免税政策将以2024年底的规模为基准。因此,为了在2024年底前扩大免税基数,这些银行在四季度加大了对公募基金的买入力度。

另一方面,传闻指出,从2025年起,银行表内投资债券的额度将不得超过2024年底的水平。这一政策调整旨在促使银行更加积极地放贷,而非购买债券。因此,为了扩大2024年底表内债券投资的基数,银行也在加大配置力度。

针对上述市场传闻,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于13日迅速向多家机构进行了求证。经过深入调查,多位来自股份行、华东城商行以及基金公司的相关人士均向记者明确表示,他们暂未收到任何相关通知,对上述两则传闻持否认态度。

(图片及文章来源:21财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